导航菜单
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健 发布时间:2018-11-13 点击次数:959612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这种素养品质是职业精神的萃取,是优秀文化的凝练,是成就工匠的深层次的逻辑因由,是一种形上引领又使人们追梦出彩的精神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价值标高,成为职业教育人才“质检”的衡量标尺。它是引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新共识、新规范、新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关键在要明了和锁定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目标维度。只有首先确立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才会有方向、有定位、有远方,才能瞄准标高,凝心聚力,逐梦前行。笔者以为,这样的目标就是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怀匠心。匠心,即能工巧匠之心,它是指精巧、精妙的心思,本质上就是创新之心。成语中的匠心独运或独具匠心,指的就是这样的灵明独到之心。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因为心是精神之宅、智慧之府、载体之本。古人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可见,心是神明,心是主宰。反之,失却匠心,工匠就沦为庸匠,精神也就随之贬值,沦为低阶的、不足为道的存在。换言之,工匠精神如果抽掉了匠心的内涵,只剩下形而下的操作,恐怕离匠气也就不远了。所以培育学生怀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亦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首要任务。

    铸匠魂。什么是工匠之魂?是德,是人的品德、品行、品格。德是工匠精神的支柱。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工匠之才是由工匠之德统领的。有学者强调:“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德,就是工匠精神的统领与根本,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灵魂。因而培养工匠精神必须铸匠魂、立匠德。人有了德之魂,才能立世生存、行之久远。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德行就是力量。”反之,人若失却德之魂,就只能算是躯壳和皮囊。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铸魂”工程,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要搜集和整理具有育人效应的大国工匠、大师劳模们的成长案例,融入到德育课程中,让学生在职业学习过程中,眼中有标杆、心中有榜样、效学有依托,真正成为追寻大师、德技双修的人。

    守匠情。匠情之情是情怀之意,是人们对事物怀持的或投射在事物之上的积极、崇高、富有正能量的情感与态度的总和。守匠情,即怀持和坚守工匠情怀,这种情怀内在地包含了人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态度,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情怀包括热爱情怀、敬畏情怀、家国情怀、担当情怀、卓越情怀等。这些情怀在大国工匠、非遗大师身上都有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培养他们崇高的家国情怀、职业的敬畏情怀、负责的担当情怀、精益的卓越情怀,学习大国工匠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得大师真传、汲精神滋养,将自己磨砺锻造成大写的人。

    践匠行。匠行是指工匠们做事的行为和行动。培养工匠精神不是因为它是热点和时尚,为了蹭热点、追时尚、贴标签才随之起舞。它是需要真抓实做、大力践行的。践匠行需要明了匠行基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生成的独到的行为特征:执着、精技、崇德、求新等。如日本寿司之王——小野二郎,历经70多年,90岁高龄仍然执着于寿司旅程;高凤林的火箭发动机焊接精确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生活艰窘,蜗居30平方米斗室30年,却创造了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次品的奇迹。这就是匠行的真髓、真谛、真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按照这样的准则和标高,去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专注做事的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养学生遵道守德、无私敬业的品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德润身、技立世、品高端的深受欢迎的人才。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