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校行企合作 以“三个零距离”培育英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9-13 点击次数:12919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工业生产而生、依机械行业而立、伴智能制造而强,与机械工业始终休戚与共,形成了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智能焊接技术学院汇聚了众多焊接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致力于培养焊接智能化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智能制造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为了促进学院现代焊接工匠人才培养工作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发展同向同行,焊接专业团队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机器人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结构件焊接中,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项目,打造“双向适应”的产教协同“云平台”,创新“师带徒—徒传徒”焊接工匠养成模式,形成了校、行、企产教融合协同培育现代焊接工匠型人才的新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答好“强国建设、职教何为”时代课题。

一、产教融合“零距离”,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对接产业,探索出“双向驱动”的产教融合协同治理新机制,构建学徒和企业共生发展的产教融合新生态。校、行、企共建集生产、研发与育人于一体的校企“双向融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共建智能焊接技术中心,校、行、企人员互兼互聘,解决校企之间信息和资源流动不畅、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不深、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载体的问题。校、行、企合作建成数实融合型产教融合平台,共建合作理事会,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共同价值追求,疏通校企资源整合难点,实现产教融合“自我造血”。平台为上游企业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客户,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人才、技术服务,为学校提供行业信息、专业导师、训练场所和岗位,形成以机器人焊接技术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以新员工、新技术、新工艺服务更多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校企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学校与企业同为育人主体的法律责任,用高质量的人才供给、高水平的技术服务驱动产教融合。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稳定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焊接技术中心被自治区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器人焊接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被中国焊接协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机器人焊接培训推广基地”和“现代焊接技术学院”。为55家企业提供机器人焊接技术解决方案,学校被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授予“校企合作贡献奖”。

二、教学生产“零距离”,共研创新课程体系

校、行、企基于企业岗位能力分析,对接职业标准和“1+X”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教学与生产“双向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学徒评价、“双导师”、课程和学徒毕业等标准。立足岗位需求,重构职业标准引领课程改革、新技术引领课程发展的“双引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模块化课程和教学资源,解决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针对焊接专业4类典型岗位的知识能力需求,以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由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学徒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课4类课程组成的“一专业四方向”项目化课程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以产品实际生产过程划分工作模块(学习模块),由各模块的工作内容确定学生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并融入行业企业新标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行、企共同开发了“焊接结构先进制造技术”等体现现代学徒制和焊接工匠人才培养特点、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模块化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开发的与“焊接结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配套的教材入选“十四五”自治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机器人焊接工艺”课程获评学校在线精品课程,被广西教育部门认定为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配套教材被中国焊接协会列为“中国焊接协会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指定用教材。以行业发展前沿技术为方向、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以实际产品生产过程开展教学,训练项目采用“双导师”教学,根据能力递进培养规律,逐步拓展项目技术技能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明显,专业学生参加焊接技能大赛获国际奖项16项、国家奖项21项、省部级奖项32项;教师参加技能、创新创业等比赛获得自治区级奖项15项,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创新创业等比赛获得自治区级奖项73项。

三、人才培养“零距离”,共推教学模式改革

以岗位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推动多元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师带徒—徒传徒”焊接工匠养成模式,解决之前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焊接工匠人才培养的问题。校、行、企合作开设现代学徒班,实行企业化管理,打造“项目教学+全程素养”“三全育人”新模式,把“柳工精神”融于学徒的工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完成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围绕岗位能力设计项目,在基本技能项目训练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焊接工匠养成“四步法”(“‌练蹲‌—练腕‌—练眼‌—练神‌”);在岗位技能项目实施中,以“导学—导做—导赛—导研”方式,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成立新时代焊接协会,促进学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强化对学徒“自主学、独立做、团队协作”主体精神的培育。

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将产品生产流程分解为多个训练模块,通过导师指导、项目实施和成果评估,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师徒之间、徒徒之间的双向互动来完成项目,培养学徒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教学管理系统,实施“理实一体、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多元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专业学分+素养学分”的“双学分”综合评价,采取素质积分兑换学分的方式,将职业素质纳入评价体系,提升“三个课堂”教学联动的有效性。多年来,焊接专业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6名、“广西技术能手”16名、“广西工匠”7名,培养出地市级“技术能手”22名、“工匠”13名。学院被誉为培养技术能手和工匠的“摇篮”。

立足新时代,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思路,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未来,学院将以学校“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加快传统专业向智能焊接技术方向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坚定不移地追求卓越,致力于为广西乃至全国机械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智能焊接技术人才,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