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加速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陈昌智 发布时间:2018-11-22 点击次数:844341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中共十九大对职业教育发展指明的方向,提出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部署,明确了任务。

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和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重要功能,使其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都是一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历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各国办好职业教育的共同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在西方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产教融合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斯特在其《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中较早提出,他认为技术的缺失是职业学校的“天然缺陷”,必须重视企业培训的作用。如今,美国的“合作教育”已成为产教融合的典型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成就了德国制造的“世界名片”,日本的“企业培训”和“产学官研合作”模式,降低了职业学校实习实验设备和技术、资金的压力。还有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等都是国际知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功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也不断发展成熟。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职业教育要试办工厂、农场,开展半工半读并将其制度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人才培养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走产教融合之路。进入新时代,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报告中首次提出“产教融合”后,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办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并且上升为国家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全世界人才资本、土地资本、货币资本三者构成比例约为64∶20∶16。经济学家也认为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技能人才是工人队伍的核心力量,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队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紧迫任务。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企业,最熟练掌握专门知识技术、精湛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难题的人才也在企业,只有校企协同育人,才能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步伐。

二、构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目前,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占GDP的30%以上,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决策

中共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就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抓住装备制造产业改造升级的历史机遇,要把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国家有关部委也先后出台政策和规划,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对接产业,服务企业,职业教育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职业教育被称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15年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有6000余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近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基本覆盖了制造业各领域,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携手并进,融合发展,为制造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却大而不强,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现在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资源趋紧和环境约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影响着制造业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以及几乎所有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归根结底靠人才。职业教育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和人员融合,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能工巧匠。

三、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承担起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的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使命。在此我提几点希望。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装备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国际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国际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正在进行顶层设计,发展高端制造业,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日本的“再兴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战略、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可持续技能发展行动方案”等等,形成了全球制造业升级浪潮。面对挑战,职业教育必须创新,要纵向贯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横向融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体;要对接产业,打造专业结构的升级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拓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正确的道路,科学高效的模式,都是在不断总结归纳中探索出来的。要在校企合作中大胆实践,敢于探索,摸索规律,解决问题,推出最新鲜、最实用、最有效能的典型经验;要坚持示范引领,通过不断涌现出的特色示范学校和特色示范企业,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校和企业共享最新的协同育人成果,加速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泛深入开展。这正是我们这次会议召开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尾部